三维扫描和打印技术助力大型雕塑创作
第一章 概述
文化底蕴深厚的广东,也有传统手工泥雕师傅们的一份功劳,但是前辈们一直懊恼着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大型工艺品或雕塑类创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 受空间制约,无法存储海量的创意作品,要想进行技艺传承难度极大。

图1-1
第二章 原有技术分析
2.1客户需求
在进行大型雕塑创作时,需要有个雏形,在雏形基础上进行精准创作。
2.2原有解决方案
凭雕刻师傅的经验,用捏泥方式或数字建模方式把雏形创作出来,然后等比例放大后使用龙门机床进行加工雕刻发泡材料,最后在雏形基础上进行二次精准创作。
2.3综述
1. 数字建模对于传统手艺师傅来说并不熟悉,且操作难度较高;
2. 龙门机床在部分位置无法进行精准雕刻,复杂程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

第三章 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
我司销售的全新一代手持式蓝色激光三维扫描设备,将以高效的方式进行创意雕塑类的模型录入与制作,数据可用于后期的逆向工程、三维数字化交互式体验。
首先由雕刻师傅制作等比例缩小的泥雕(雏形),然后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泥雕数据包括细节,修复数据并将其等比例放大后,进行3D打印快速成型制作。
3.1采用扫描设备仪器
3.2三维扫描数据

图3-2(现场扫描数据)
采用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销售的手持式激光三维扫描仪对雕像数据进行采集,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十分高效地把雕像的细节部分进行数据录入,具体步骤如下:
(1) 在缩小比例后的雕塑合适位置上贴好定位标志点后,对工件进行扫描,灵活的手持式设备可自由快速地将各种复杂细节的雕塑进行1:1数据录入;

(2) 扫描数据在软件中,可进行适当修复;
(3) 将修复后的雕像数据进行等比例放大,并把数据发送至手机移动端

(4) 利用3D打印技术将其进行快速打印制作;

(5) 在放大后的模型中进行适当的二次修复;

(6) 各种雕像、工艺品的三维数据可存入云端电子数据库。
第四章 技术方案综述
利用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销售的手持式激光三维扫描仪,在雕塑模型缩小的情况下进行大型雕塑的创作与制造的方案,既减轻工匠师傅的劳动强度,又能使产品的创新迭代时间将大幅缩短,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日积月累的数据库及其分析结果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撑起企业及其工艺和文化屹立百年。